发布于 1年前 (2022-02-25)
当我浏览社交网站上的摄影社区时,经常会看到那些因为对自己的爱好失去兴趣而情绪低落的人的帖子。他们通常提到,自己不能鼓起热情去拍摄任何东西,在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有拿起过相机。他们失去了对摄影的热爱,他们想知道是否能找回它。好吧,我在这里告诉你,失去对摄影的兴趣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并且你真的应该停止为此而自责,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买一台新相机或是新镜头并不能解决问题。我是个很认真的摄影师。从商业角度来说,摄影对我来说是一种副业,但从长远来看,摄影绝对是我的第一爱好。我花了比想象中更多的时间来拍摄风景照片,这一直是我成年后的生活方式。但是,尽管我喜欢拍照、处理照片和分享照片,我也经历过一些起起伏伏,在这些阶段中,我对风景摄影失去了兴趣,例如当我关了闹钟继续睡懒觉而不是爬起床看日出时,或是当我呆在家里和太太一起看电视剧而没有跑去拍日落......在这段时间里,我的摄影生产力急剧下降,我的社交媒体分享干涸,相机闲置。但这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在业余时间所...
发布于 1年前 (2022-02-23)
什么是让一个人形成个人摄影风格最重要的要素?能迅速给出的答案是“重复”。你持续拍的东西会定义你的风格,自然而然拍的东西最终会成为你的风格。你作为人的默认设置,比如你的自我认知,你看待世界的角度,最终都将决定你的摄影风格。一个人的摄影风格过去仅由三个因素决定:他们经常使用的胶卷(对于胶片爱好者来说),拥有的照相机和镜头以及拍摄的主题,比如街头,人像,风光,新闻,动物,商业,时尚等等。大多数人一生中大量的作品都围绕这三个因素。如今,我们有了很多的选择。这么多的选择下,不断推出的新相机和总是会有更好的表现,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那么,当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摄影世界中时,如何保持作品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呢?对我自己来说,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启发过我的摄影师摆在面前,然后问一个问题:我喜欢他们的作品是什么?对我来说,首先是视觉上美,然后是我喜欢黑白照片以及仅使用自然光进行拍摄。因此,我选择了一个相机机身,选择了我最常使用的镜头,选择了我最喜欢的胶卷(Ko...
发布于 1年前 (2022-02-21)
在摄影的早期阶段,我非常关心照片是否“艺术”。每次我拿起相机我都会充满焦虑,认为我需要拍摄到那些留存时代的“大作”。但我必须告诉你,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因此多年来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个教训是,不要太担心最终结果,相反,我学会了享受并信赖拍摄的过程。对我来说,摄影的过程通常是从一个想法或者(更多的时候)一个“心里的影像”开始的。比如当我脑海中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场景内容轮廓时,我便有了创作的欲望,但我通常会从几个方面思考。第一个方面是:我所需要的主题是什么、是否需要特定的拍摄地点、特定的对象、特定色彩构成或灯光类型?而且,如果我的想法更具“导演”性,那么我是否需要我寻找或是在生活中发现某些类型的人物呢?下一个方面则更具实际性:我需要什么样的设备?这张照片是否需要一个不寻常的相机,镜头和灯光吗?我需要一个团队还是我的“自给自足”就够了?接下来,我设想并思考最后的图像成片,进一步思考这张图片是否需要对后期处理采取不同的方法?通常这个问题在实际拍摄之后才会涉及,在...
发布于 1年前 (2022-02-19)
对于拍摄静物或者人物的时候,我们经常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背景的杂乱会干扰到主体的表达,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选择更换构图,寻找一个不会有干扰的背景,或者干脆就直接将主体和背景隔离,通过一些手段让主体更加显眼,让背景不至于会干扰到主体的表达。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才能够将主体和背景隔离呢?1、利用照明大多数摄影师考虑隔离背景的时候想到的通常都是通过光线,利用明暗的对比让主体上拥有足够的光线而背景明显的曝光不足,这样可以轻松的达到突出主体的作用。这种利用明暗对比方式来突出主体的做法尤其适用于街头摄影中的人像。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应该要留意环境中的光线情况,像是有些不受光线影响的处在阴影中的大片区域就很适合作为背景存在,后期还可以通过拉低暗部的细节来强化这一效果。但是在前期拍摄的时候也要注意相机的曝光,如果明暗对比实在太大的话,如果对暗部进行曝光,可能暗部细节有了,亮部的细节又损失掉了,在取景拍照的时候一定要随时注意曝光并且能够根据环境迅速的手动调节我们...
发布于 1年前 (2022-02-17)
在你动手拍摄宝宝之前,我先和你分享我的9条拍摄箴言,也许可以帮助你快速上手,拍摄出满意的照片。①请尽量让孩子在画面里占主要位置。好处1:避免杂乱的背景。好处2:让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②生活中处处值得拍摄,适当收拾都能收入镜头。好处1:孩子在他习惯的环境中会更舒适。好处2:养成随手拍的习惯,多拍总有美好的瞬间。③请尽量选择单点对焦,对在孩子眼睛上。好处1:让孩子处于视觉最清晰处。好处2:便于拍出孩子亮晶晶的眼神。④在室内拍摄时,选择靠近窗户的地方,往往能获得柔和的光线。好处1:光线较明亮,画面不易模糊。好处2:画面不易受灯光影响而偏色。⑤选择a档拍摄,可以让父母更快速地上手相机,将其融于拍摄。好处1:相机会自动曝光,出片有保障。好处2:可以加减曝光,获得更风格化的影像。⑥多拍摄孩子和家人在一起的画面。好处1:孩子会更自然,会自然地配合你拍摄。好处2:这样的照片往往比孩子单独一人的更珍贵。⑦从拍摄生活起步,不用一开始就兴师动众去郊外。好处1:这更符合孩...
发布于 1年前 (2022-02-15)
现代的数码摄影技术进步飞越,新一代数码相机拥有更多先进的功能,让我们有不一样的摄影体验。虽然如此,但现在并没有任何一部相机可以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摄影人有所追求是可以理解的,但似乎有些要求,已经上升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了,以下罗列的9个摄影师的要求,大家会觉得过分吗?一、买镜头如验尸?很奇怪,无论买新镜或二手镜,大家都化身处女座,相当介意镜头里有没有尘,会超级仔细地检验镜头,好像有一粒尘都会觉得有问题。的确,如果是买二手镜头的话,应该要小心为上的,但买新镜呢?大家可能不知道,镜头在生产到包装到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是「零尘」的,想要一尘不染?更多是心理作用,因为有很多轻微的尘粒你也看不到。当然,买新镜要求无尘可以理解,但二手也要求无尘,是不是有点跟自己过不去呢?二、不是全画幅就是遗憾?「全画幅」是一个迷思,有些摄影人相当执着于追求全画幅,我相信在你身边的摄影朋友中就有。到底为什么呢?追求画质?追求浅景深?那么135全画幅肯定不是你的终极选择,不要忘记,如果你...
发布于 1年前 (2022-02-13)
美食是一个很有趣的拍摄题材,如果你有想法,有技术,可以把一碟菜拍出很多种感觉——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操作就可以。1.辅助器材根据你的要求不同,美食摄影可以很“吃器材”,也可以毫无限制;但如果你最好还是用上这两件辅助器材,它们能有效改善你的拍摄效果。第一种是偏振镜,它能有效减少食物、餐具等物体表面的反射光;第二种是遮光罩,它在逆光拍摄时尤为有用,能减少眩光和“鬼影”的发生概率。严格说来,这两件辅助器材未必能让你的作品“更好”,却可以让画面效果更“可控”,更符合你的个性化拍摄需求。2.角度与“动感”有时候,你只需要稍微改变一下拍摄角度,就会感觉整个画面的展示效果完全不一样了——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作品,都能有如此显著的效果。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是最“普通”的视角:而稍微改变一下角度,整个画面一下子就会变得富有动感,更“生动活泼”: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显著的效果,“功劳”并不在于菜肴和餐具本身,而在于背景——背景中含有大量定向的线条。在“...
发布于 1年前 (2022-02-11)
摄影(PHOTOGRAPHY)一词是由希腊语φωςphos(光线)和γραφις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graphê两字合并而成,意指「以光线绘图」,由英国的约翰•赫歇尔爵士创造了这个词。时至今天,摄影已触及近两个世纪,由黑白到彩色,菲林演变到数码都不断在进化,无论是过往的发明家至现今的相机生产商都为摄影写下了一篇光辉的里程。摄影近过去两个世纪无处不在,无论在新闻、科学及军事上都是不可缺少的,过去二十年,因相机发展迅速,摄影渐渐普及至普罗大众,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份,尽管是手机自拍,还是专业记录,这些年来都记录了每个摄影者的生活点滴,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我们周边的摄影题材非常广泛,有黑白摄影、纪实摄影、天文摄影、风景摄影、生态摄影、人像摄影等。很多同学或是新手真的未必能及时找出个人的摄影路向,做成停滞不前的思绪,就让笔者为大家逐一探到有关摄影题材,或许能帮助大家走出这个困局吧!黑白摄影Blackand...
发布于 1年前 (2022-02-09)
当同学学习的摄影技巧越来越多,不其然便会令相片变得复杂起来,但有时简单的相片更可以显出摄影技巧的进步,透过线条、颜色、图案、故事性等来表达摄影师的感觉,为作品加添更多的深度,令读者欣赏后继续回味,要拍出这些相片绝对不容易,但各同学不妨慢慢练习一下,久而久之便会掌握当中的窍门了!这里有4 个建议的练习,我们一起来玩玩吧!(一)学习「使用定焦镜头」在「训练摄影眼」这个题材中,定焦镜头帮助很大,因为定焦镜头是不能随意变焦(Zoom近Zoom远),这样你不但可以多走动去寻找更好的角度和主体,而且定焦镜头通常也有大光圈,在制造浅景深上更容易。还有一点是很多定焦镜头体积细小,方便携带,这样对练习拍摄更有动力。因此各位不要小看定焦镜头在学习摄影中的地位啊!定焦镜头体积小,重量轻,很适合练习摄影眼。(二)学习「舍弃不要的东西」摄影便是减法,即是把不必要的一切东西排除在读者的视线范围外,你可以透过不同的角度、高度、近和远等来舍弃不要的东西,这样可以令...
发布于 1年前 (2022-02-07)
这次的题目比较有趣,因为在摄影中,很多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但是在相片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道路」便是当中的例子了!无论是在旅行拍摄名胜,还是在山野间亲近大自然,我们也不其然会发现路的存在–可能是马路、公路,或是由无数途人踏出来的小径,若果你看到这些路,紧记要好好利用啊!现在便一起看看怎样把路配合到相片中吧!(一)稳重的「三角形构图」如果各位同学有留意我们之前的文章「什么是长焦镜头的压缩效果?」,广角镜可以拍出空间感,令远的东西小,近的空间大,这样对于一条笔真的马路来说,拍出来便会刚好变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相片会显得稳重,如果马路有一些颜色的标记相片会更丰富,各位可以留意留意!(二)富动感的「S形构图」因为道路会有弯曲,因此常常会用作「S形构图」的一部分,你可以把马路的「S形」放在相片的对角线,或是用来衬托相片中其他「直的东西」(例如树,交通灯等)也可,因为这样会有对比,令相片更富动感。PhotobyLukeDetwiler...
不忘粗心分享的摄影梦,摄影教程,摄影技巧,摄影后期……
联系我们